根據 IDC 的初步數據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在 2025 年第一季出貨了 7160 萬部,較去年同期成長了 3.3%。此成長優於全球 1.5% 的成長率。然而,美國科技巨頭蘋果 (AAPL.US) 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 9%,是唯一一家出貨量出現下滑的大型製造商。
IDC 指出,中國智慧手機的銷量成長,主要受到政府於 2025 年 1 月開始的手機補貼政策以及春節銷售旺季的推動。
儘管蘋果在全球市場仍位居第一,但在中國市場則滑落至第五位。IDC 指出,這一下滑的部分原因在於蘋果的「高價策略使其無法充分利用補貼政策」。由於政府的補貼主要惠及價格低於蘋果零售價的手機,這對本土智慧型手機供應商更有利。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品牌華為的出貨量同期增長了 10%。更引人注目的是,小米在近十年後重新奪回了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龍頭地位。IDC 亞太區客戶設備資深研究經理 Will Wong 表示,小米的「復甦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府補貼與其注重價值的客戶群產生共鳴」。
儘管第一季的成長為市場參與者應對未來挑戰提供了較好的基礎,但 IDC 中國客戶系統研究資深分析師 Arthur Guo 指出,「補貼的力度以及推廣過程的複雜性導致消費者的需求低於預期」。
展望未來,由於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導致成本上升和消費者預算收緊,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預計將面臨挑戰。儘管如此,中國市場已連續六個季度呈現成長。有分析師認為,蘋果或許需要考慮調整其 iPhone 16e 的定價,以便在未來的政府補貼中受益,從而在美中貿易戰期間促進銷售。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