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金融時報》周二 (15 日) 報導,歐盟反洗錢署 (AMLA) 主席 Bruna Szego 警告,加密貨幣是阻止髒錢滲透歐洲金融體系的最大挑戰。她指出,加密貨幣市場因其跨境性質、匿名持有能力和快速轉移特性,面臨嚴重的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風險。
Szego 表示,加密貨幣市場是監管的明確優先目標,因為它「明顯面臨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風險」。她指出,歐洲需要對這些風險格外警惕,因為歐洲市場相當分散,許多加密貨幣服務提供商正尋求在今年初推出的泛歐盟許可框架下獲得執照。
歐盟新監管機構鎖定加密貨幣
去年成立、7 月 1 日才正式獲得法律權力的反洗錢署,周二在聲明中警告歐盟各國監管機構間可能出現「管制不一致」問題,顯示其將重點鎖定加密貨幣領域。
Szego 強調,監管機構必須「關注加密貨幣服務提供商的實際擁有人,包括股東身分和來源」,並確保擁有者未涉及洗錢或恐怖主義融資。
幣安案凸顯監管急迫性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正面臨多國監管壓力。法國檢察官今年稍早表示,正調查幣安涉嫌違反歐盟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法律,該公司已否認相關指控。
幣安聯合創辦人趙長鵬於 2023 年卸任執行長後,被美國官員判處 4 個月監禁,美方並對該公司處以 43 億美元罰款,原因是未能防範洗錢和違反國際制裁。
Szego 透露,當反洗錢署在 2028 年開始直接監管約 40 家歐盟最大且風險最高的金融機構時,部分加密貨幣服務提供商可能納入直接監管的 40 家金融機構名單。
國際間對加密貨幣監管的擔憂日益加深。「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 上月表示,全球許多地區在監管加密貨幣方面仍面臨困難,估計 75% 的司法管轄區未完全符合相關要求。
歐美態度分歧 人力急需擴編
然而,這些警告與川普政府對加密貨幣的友善態度形成強烈對比。華盛頓已撤銷多起針對數位資產集團的高調執法行動,並接近通過立法讓該行業更深度整合進主流金融體系。
面對監管挑戰,歐盟反洗錢署正積極擴編人力。該機構目前僅有 30 名員工,計劃年底前增至 120 人,2026 年底達到 240 人,2028 年開始直接監管時擴增至 430 人。Szego 坦言:「招聘一個人需要 6 到 9 個月時間。」
反洗錢署強調,由於歐盟對加密貨幣公司的許可由 27 個成員國當局負責,存在監管標準應用分歧的風險。該機構承諾運用監管權力,確保各國只批准一開始就建立有效合規系統的加密貨幣公司,並要求業者董事會須有熟悉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的專業人員。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