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報導,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訪問中國期間跟當地 AI 新創公司稀宇科技 (MiniMax) 創辦人閆俊傑進行長達兩小時的單獨會面。值得注意的是,閆俊傑是目前唯一一位與黃仁勳單獨會面的中國 AI 創業者,此事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MiniMax 成立於 2021 年,是中國最早 All in 通用人工智慧 (AGI) 新創公司之一。在 ChatGPT 尚未爆發前,該公司便已全力投入大模型研發,並採取「模型底座 + 應用落地」雙軌策略,該公司核心產品 Talkie 為 AI 情感陪伴應用,截至 2025 年全球用戶突破 1 億,每月活躍用戶數達 1100 萬,主要付費用戶來自歐美市場。這個成功案例不僅驗證 MiniMax 的商業化能力,也使 MiniMax 成為少數實現穩定收入的 AI 新創公司。
報導指出,黃仁勳之所以對 MiniMax 另眼相看,或許與其獨特的技術路徑和商業模式有關。不同於許多依賴開源模式的 AI 公司,MiniMax 從創立之初就堅持自研底層技術,閆俊傑曾公開說:「如果技術不夠好,用戶不買帳,商業失敗是合理的。」這種技術為本的理念,與輝達的長期戰略不謀而合。
此外,MiniMax 的長期主義思維也使該公司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閆俊傑成立 MiniMax 初期並未急於商業化,而是將 80% 資源投入大模型研發,Talkie 上線後也未採取激進行銷,而是透過自然成長和社區生態驅動用戶黏性。這種「慢就是快」的策略,在燒錢成風的 AI 產業顯得特別稀缺。
美國《華爾街日報》本月中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指出,MiniMax 已秘密提交香港 IPO 申請,打算最快在今年上市,目標估值 40 億到 50 億美元,打算融資 5 億到 6.4 億美元。若成功上市,有望成為中國 AGI 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之一。
不過,挑戰依然存在。如何從科技菁英團隊進化為系統化組織,且如何在全球市場建立更堅實的品牌障礙,這些問題將決定 MiniMax 能否從「正確做事」升級為「把事做對」,最終成為 AI 時代的平台級企業。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