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周二 (12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因不滿 7 月就業報告,指控數據遭「作假」,上周撤換勞工統計局 (BLS) 局長,但聯準會 (Fed) 官員卻將同一份數據視為經濟放緩的明確證據,並作為支持降息的理由。
Fed 部分官員視數據為降息依據
Fed 理事鮑曼 (Michelle Bowman) 上周六表示,最新就業數據以及前幾個月的下修結果,印證了她對經濟疲弱的擔憂,「若延遲行動,可能導致就業市場惡化及經濟成長進一步放緩」。她與另一名川普任命的理事華勒 (Christopher Waller) 上月曾投票反對維持利率不變,呼籲立即降息。
近期原本專注於通膨上升風險的決策官員,也因 5 至 7 月就業成長放緩而調整經濟風險評估。市場目前預期,Fed 在 9 月 16 至 17 日會議降息的機率逾 85%,但仍取決於後續數據,包括本周二公布的 7 月消費者通膨數據,以及 9 月初的 8 月就業報告。
川普認為降息可減輕美國債務利息負擔,並有助經濟成長,不過這與他此前宣稱稅改、移民及貿易政策正在推動經濟的說法形成矛盾。
BLS 領導權更替引發關注
川普周一晚間任命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 (Heritage Foundation) 首席經濟學家安東尼 (E.J. Antoni) 為新任 BLS 局長,此舉引發經濟與投資圈高度關注,因 BLS 數據對利率決策、股市走勢及政治前景均有重大影響。
Fed 官員強調,會使用多種來源交叉驗證政府統計數據。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穆薩列姆 (Alberto Musalem) 表示,除了官方數據外,決策者也會檢視非官方來源,確保不同數據集講述相同的故事,並透過與全國企業及家庭的直接交流,獲得對經濟的「印象式觀察」。
明尼阿波利斯聯準銀行總裁卡什卡里 (Neel Kashkari) 則對數據造假持懷疑態度,認為即使有人試圖操縱 BLS 數據,也難以掩蓋經濟現實,「公司要嘛在招人,要嘛沒有,美國人會親身感受到經濟狀況,虛假數據很難改變這一點」。
Fed 多管道監測經濟狀況
即便 BLS 內部變動,Fed 仍有大量數據可供分析,包括民間數據提供商的即時消費、人流、物價與就業資訊,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等行業調查,以及密西根大學、全國獨立企業聯盟 (NFIB) 與經濟評議委員會 (Conference Board) 等機構的信心與通膨預期調查。
此外,行政資料如各州每周提交的失業金申請統計、BLS 每季的就業與薪資普查 (QCEW) 等,都能對單月就業估計形成驗證。Fed 本身也透過與企業財務長 (CFO) 的調查及非正式訪談,蒐集經濟脈動,並在每次決策會議前彙編成《褐皮書》(Beige Book),提供對全國經濟的質性觀察。
雖然川普質疑 BLS 的公信力,但 Fed 官員普遍認為,有足夠的獨立與多元數據來源,能確保政策制定建立在真實的經濟情況之上。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