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周三(10 日)報導,蘋果周二的秋季發表會缺乏驚喜,導致周三股價下跌近 3%。不過,儘管在 AI 領域落後,蘋果仍押注用戶願為新機付出更高價格,平均售價較去年提升 12%。
蘋果周二發布 iPhone 17 系列,同時推出史上最薄的全新機種 iPhone Air,同時也宣布新版 Apple Watch,以及備受期待的 AirPods Pro 無線耳機更新版本。但上述更新都在市場預期內,缺乏驚喜讓蘋果股價在發表會後下跌,隔天開盤後再續跌,周三截稿前,暫報 227.97 美元。
iPhone 是蘋果最大業務,截至今年 6 月的一年中,創造了近 2070 億美元營收,若獨立計算此規模,將位列標普 500 指數第 15 大公司。
不過,智慧型手機也是一個成熟市場,過去三個財年,iPhone 營收年平均成長率不到 2%。自 2021 年 9 月財年結束以來,iPhone 銷量就未能大幅成長,當時因推出首批 5G 機型,銷量大增 26%。
新的外觀設計過去通常能刺激 iPhone 銷售。但 iPhone Air 的吸引力可能受限於電池續航力較短、單鏡頭相機,以及蘋果有限的 AI 功能而無法施展拳腳。由於蘋果通常將重大軟體升級留待 6 月開發者大會發布,AI 功能短期內不太可能顯著改善。
不過時間可能對蘋果有利。智慧型手機價格上漲讓用戶普遍延長換機周期,對價格向來比較不敏感的果粉也是如此。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 6 月調查顯示,美國約 38% 的 iPhone 用戶使用三年以上舊機,高於兩年前的 33%。
使用舊機的用戶要再撐一年等待蘋果推出首款摺疊手機及更強大 AI 功能將更加困難,蘋果顯然也看準了這點。在新 iPhone Air 和其他機型的高容量版本的影響下,讓今年新 iPhone 平均售價較去年 iPhone 16 系列提升 12%。
iPhone Air 定價明顯高於其取代的 iPhone Plus 機型,蘋果還推出 2TB 版 iPhone Pro,售價 1999 美元,比過去最昂貴 iPhone 高出 25%。
更高價格意味著即使銷量只有小幅上升,也能對營收產生放大效應。
華爾街預期蘋果截至明年 9 月財年 iPhone 營收將成長 4%,主要仰賴周二發布的新機。另外,蘋果第二大產品部門穿戴裝置業務也將受惠於新 AirPods Pro 3,該產品已三年未有重大升級。
蘋果仍面臨挑戰,川普政府要求它將更多製造產能遷回美國。在 AI 領域的落後地位也可能迫使公司增加資本投資和研發支出,以跟上其他大型科技同業。
好消息是,蘋果仍主要依靠 iPhone 和忠實客戶,這些用戶不太可能轉換至競爭對手品牌。即使 iPhone 只是變薄了,但價格夠「厚實」,投資人就會買單。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