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周五 (12 日) 報導,科幻作品中虛構的「通用翻譯器」正快速走向現實。蘋果 (AAPL.US) 、Google(GOOGL.US) 以及 Meta(META.US) 等科技巨頭正積極投入即時語音翻譯技術的研發與產品化,爭相將這項功能納入耳機、手機與智慧眼鏡,讓不同語言的人能幾乎同步交流。
蘋果 AirPods 導入即時翻譯
蘋果在本周的 iPhone 新品發表會上,展示了最新 AirPods Pro 3 的「即時翻譯」(Live Translation) 功能。影片情境模擬一名英文旅客在西班牙語系國家購花時,透過耳機聽到即時的英文翻譯。這款售價新台幣 7,490 元的新耳機將於美國下周上市、台灣時間未定,並可在對話雙方皆配戴 AirPods 時,實現雙向即時翻譯。
即時翻譯目前支援英文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及西班牙文的互譯,並將透過更新擴展至 AirPods 4 及 AirPods Pro 2。分析師認為,這項應用可能成為推動用戶升級的重要誘因,也是蘋果「Apple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AI) 套件的一部分。不過,使用者需要搭配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的最新 iPhone 才能啟用。
DA Davidson 分析師 Gil Luria 指出:「若 AirPods 真的能進行即時翻譯,這會是驅動消費者換機的功能。」
Google、Meta 與 OpenAI 搶進
翻譯技術已成為 AI 戰場的焦點。Google 在 Pixel 10 中推出「Voice Translate」功能,可在電話交談中將對方語言即時翻譯成使用者語言,甚至保留原聲的語調。該功能將透過本週的軟體更新上線。Google 8 月的現場展示中,成功將主持人吉米法隆 (Jimmy Fallon) 的英文句子即時翻譯成西班牙文,並保有其聲線特徵。
Meta 則在 5 月宣布雷朋 (Ray-Ban) 智慧眼鏡加入翻譯功能,使用者能透過眼鏡喇叭收聽翻譯,同時在手機螢幕看到對話的文字版本。Meta 預計在下周三 (17 日) 舉行新品發表會,市場期待其智慧眼鏡能新增更多翻譯相關功能。
此外,OpenAI 在 6 月展示了 ChatGPT 語音助理模式,內建流暢的即時翻譯功能,並計劃未來與蘋果前設計總監艾夫 (Jony Ive) 合作推出硬體產品。
專用翻譯裝置仍具優勢
除了大型科技公司,市面上已有眾多專用翻譯裝置。日本 Pocketalk 推出售價 299 美元的雙向翻譯機,可提供語音與文字翻譯,該公司指出,蘋果切入市場凸顯了翻譯需求的迫切性,但專用設備因注重準確度與語言學專業,仍具優勢。
波蘭 Vasco Electronics 則即將推出可模仿使用者聲音的翻譯耳機。該公司表示,結合 AI 與語言專家輸入,能在 95 種語言中提供更高的翻譯精準度,相比之下,蘋果的即時翻譯目前僅支援 5 種語言,且不在歐盟市場提供。
專家指出,即時翻譯的應用不限於旅遊或休閒,更可在教育與醫療等需要跨語言溝通的場景發揮關鍵作用。Pocketalk 美國總經理 Joe Miller 直言:「這不是奢侈旅遊,而是當人們必須克服語言摩擦時,技術能帶來真正的幫助。」
隨著 AI 持續進步,翻譯與口譯行業首當其衝受到衝擊。微軟 (MSFT.US) 研究 8 月的報告顯示,翻譯與口譯人員的工作內容有 98% 與 AI 可執行的任務重疊。未來語言轉換的便利性,可能徹底改變全球溝通方式。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