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對醫藥行業實施新關稅,促使全球製藥商在美國增加產量,印度及其他地區的仿製藥生產商受到特別大的影響。據《日經亞洲》引述美國商務部數據指,美國去年進口了2,468億美元的醫藥、牙科及製藥產品。這一數字超過了乘用車的進口,佔美國總進口商品的7.6%。
在前年,美國藥品進口中有五分之一來自愛爾蘭,其次是德國10.7%、瑞士8.5%和印度6.2%。根據ING的數據,另外3.7%來自日本。
報道稱,如果美國決定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預計將對仿製藥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仿製藥約佔美國處方藥量的90%。這些藥品大多來自印度和以色列,其中包括如印度Lupin和以色列Teva等領先企業。
印度企業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報道引述官方數據指,印度在2023財年對美國的藥品出口達到81億美元,按年增長18%。印度政府正在考慮對美國關稅的全面回應,包括通過印度總理莫迪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月達成的貿易協議,該協議計劃在年底前簽署。
仿製藥被廣泛用於治療高血壓或膽固醇等常見疾病。布魯金斯學會健康政策中心的高級研究員Marta Wosinska警告說,關稅可能會進一步擠壓美國和國外仿製藥生產商的利潤,導致生產削減和質量下降。
仿製藥價格上漲可能會導致美國患者和保險公司的成本上升。根據ING的數據,對製藥產品徵收25%的關稅可能使一種常見心臟病藥物的價格從每粒82美仙上升到94美仙,而一個24週的仿製癌症藥物療程可能會增加8,000到10,000美元。
歐洲製藥工業協會聯合會(EFPIA)亦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警告,指該行業可能面臨向美國「出走」的風險。
此外,美國仍有30%的活性藥物成分來自中國,根據美國醫院協會的數據。如果這些材料也受到關稅影響,即使在美國營運生產基地的製藥商也會受到衝擊。(da/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