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跑出一个IPO,本周四即将上会。
格隆汇获悉,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4月10日召开2025年第6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将审议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大电力”)的首发事项,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山大电力的创业板IPO于2023年6月被受理,如今终于迎来了上会审核。公司致力于电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形成了电网智能监测、新能源两大业务板块。
公司曾中标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2022年以来,曾向“白鹤滩水电站西电东送大动脉工程”提供了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故障录波监测装置、时间同步装置等产品,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和定位提供了技术支撑。
那么,山大电力的质地如何?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山大电力来自山东济南,与山东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
2001年,华天科技、电气研究所、梁军、张波和丁磊共同设立公司前身电力有限,而电气研究所为山东大学全资企业。2017年,电力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如今的山大电力。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山东大学通过山大资本间接持有山大电力约40.15%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张波、丁磊均持有山大电力股份。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历史悠久,如今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同时位列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颇具知名度。
山东大学不仅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且山大电力的董事长、副董事长也长期任职于山东大学。
山大电力的董事长张波出生于1963年,本科学历,工程硕士学位。张波在1984年至2023年期间,历任山东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还曾担任山东工业大学电力高新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并担任过山大电力及其前身的董事、总经理。
丁磊目前为山大电力副董事长、财务总监,他出生于1965年,本科学历,工程硕士学位。丁磊曾任山东工业大学电力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副总经理,1988年7月至今历任山东大学讲师、副教授。
值得注意的是,山大电力在上市前存在多次现金分红行为,且本次募资用途中还有9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备受争议。
2023年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山大电力在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现金分红分别约1832.4万元、3054万元、4886.4万元、3054万元,三年半累计分红超过1.2亿元,而这些钱大部分进了大股东的口袋。
本次申请上市,山大电力拟投入募集资金5亿元,用于山大电力电网故障分析和配电网智能化设备生产项目、山大电力研发中心项目、山大电力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生产项目、山大电力分布式发电源网荷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超8成营收来自电网智能监测领域,依赖大客户国家电网
山大电力自称是知名的电力系统故障监测和分析专家,基于在智能电网领域积累的电网监测技术和电气系统设计及集成化能力,公司形成了电网智能监测、新能源两大业务板块。
智能电网包括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和调度通信六大环节,公司的电网智能监测设备主要应用于变电、输电和配电环节。
电网智能监测产品为电网故障分析、故障预警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帮助电力运行人员及时掌握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迅速分析故障、排除隐患、快速恢复供电,缩短因事故引起的停电时间,减少触电与电气火灾事故。
2022年、2023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电网智能监测业务为山大电力贡献了80%以上的营收,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山大电力现有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充电桩、储能两类,应用于用电领域,不过报告期内公司的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相对较小。
电网智能监测设备的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电子电气部件、设备组件、电子元器件和钣金结构件等;下游为电力行业,最终用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下属企业。
报告期各期,山大电力向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合并层面的销售占比分别为73.34%、69.81%和69.61%,占比较大,对国家电网存在重大依赖。
公司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相关产品主要通过参与招标的方式面向电网公司进行销售,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参与者数量较多,竞争较为激烈,而电力监测行业主要竞争因素为研发、质量、品牌、售后服务等。
在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山大电力的直接竞争对手包括变电侧的中元股份、科汇股份、智洋创新、深圳市双合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国电武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等;以及输电侧的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润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郑州优碧科技有限公司等。
在新能源领域,其直接竞争对手有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山大电力所从事的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电网企业对各环节产品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公司需要持续进行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
报告期各期,山大电力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142.95万元、3757.96万元和4596.2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57%、6.84%和6.98%。
尽管公司的研发投入有所增加,但研发费用率依然明显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未来如果公司研发投入不足而导致未能及时完成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发电量和用电量均保持平稳增长。2012年至2024年,我国发电量、用电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44%、5.89%。
据中电联预测,202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为9.5万亿千瓦时,到2030年预计增长至11.3万亿千瓦时,“十四五”、 “十五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4.8%、3.6%。
从能源结构来看,截至2024年末,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达占总装机的58.2%,我国预计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能源结构将形成以电力为主的格局,而电力的生产将向清洁能源为主切换。
新能源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智能电力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将带动包括电网智能监测设备、新能源充电桩等产品在内的需求增长。
在电力及新能源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近几年山大电力的业绩呈增长趋势。
2022年、2023年、2024年,山大电力的营业收入分别约4.78亿元、5.49亿元、6.58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24%、43.62%和44.36%,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0.77亿元、1.03亿元、1.2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各期,山大电力享受税收优惠减免的金额分别为2477.24万元、3262.97万元和3257.42万元,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8.22%、27.93%和22.63%。未来如果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此外,山大电力还面临存货余额较大的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约2.03亿元、2.18亿元、2.38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77%、29.83%和25.88%,公司的存货(尤其是发出商品)余额较大,存货余额的增加不仅会占用公司较多的营运资金,也存在存货跌价的风险。
整体而言,尽管近几年山大电力的业绩呈增长趋势,但其背后也暗藏依赖大客户国家电网、存货余额较大等经营隐忧,且公司享受税收优惠减免的金额占利润总额的20%以上,面临的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也不容忽视。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