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上周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未來將繼續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和金融市場發展情況,進一步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發揮好存款準備金工具的政策調控功能,由此引發市場關於存款準備金制度或迎改革的討論。據《第一財經》引述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認為,取消5%的準備金率隱形下限、將中短期國債納入存款準備金及優化定向降準考核方式等改革方向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田軒提出,取消5%的底線或下調至3%可進一步釋放銀行的流動性,並與國際上存款準備金制度改革的趨勢同步,更大程度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價格型工具進行貨幣政策調控。同時,將中短期國債納入存款準備金,可以擴大存款準備金的資產範圍,增加銀行的優質資產,提高銀行的資產質量,增加金融機構的流動性管理工具,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增強國債市場的流動性,促進金融市場穩定。當前定向降準考核方式主要側重於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等領域。田軒認為,未來可能更傾向於考核對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實際效果,確保定向降準政策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相關內容《公司業績》中國龍天集團(01863.HK)半年純利2,373.2萬人幣跌52.2%
田軒表示,通過靈活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可以更好地控制貨幣供應量,增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平抑市場波動,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以及可以更好地支持結構性改革,確保資金精準流向關鍵領域。(ta/w)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