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评级表示,中资国有银行政策性职能的强化加深了其与中央政府的关联性,有助提振政府对它们的支持预期。
惠誉认为,尽管近期中国主权评级下调至「A」,但支撑国有银行评级的若干关键评级驱动因素有所增强,因此,这些银行获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并未改变。在此基础上,惠誉於2025年4月8日确认了五家国有银行的发行人主体评级,并将评级展望自负面上调至稳定。
相关内容《大行》大摩料内地今季降准50个基点及减息15个基点 下半年推1万亿至1.5万亿人币额外刺激经济措施
基於惠誉的评级标准,惠誉授予典型中国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bbb+」的政府支持评级,较中国的主权评级低两个子级。惠誉在此基础上调升两个子级得出国有银行的发行人主体评级,反映出国有银行由政府直接控股、获得政府持续支持、具有高度系统重要性,且在支持经济和政府举措方面发挥准政策作用。
惠誉在近期的评级行动中指出,五家国有银行触发了惠誉在2024年4月16日的评级行动评论中列载的正面评级敏感性阈值。具体而言,惠誉认为,随着政府刺激经济政策力度的加大,银行的政策性职能也将相应扩大,而政府对银行的支持也会更趋明确。此外,惠誉还认为,在当前评级水平上,政府为国有银行提供支持的能力并未受到制约。
政府稳定经济的一揽子举措可能会进一步收窄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惠誉预计,信贷增速将保持整体稳定,银行风险偏好不会大幅提升以及政府注资提振和提供常规支持,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应有助维持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纾解对生存力评级的压力,从而维持其评级空间。(ad/da)
相关内容《大行》交银国际列出上周互联互通净买入最多10只港股(表)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