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據一財,近段時間,A股市場持續高活躍度,連續兩日成交額超過3萬億,在資金的助推下,一部分風險警示股、退市警示股成為炒作標的。比如,近日*ST蘇吳公告,該公司股票連續5個交易日大幅上漲,擊鼓傳花跡象明顯,累積了巨大交易風險。“今天買了3萬賭一把” “低於1元就大膽買入”諸如此類的言論在股吧平台*ST蘇吳的評論區裏出現。
“炒小炒差”的背後,也反映出了資本市場中的一個“另類羣體”,有些投資者尤為喜好炒作ST股票。在過去,ST股憑藉着殼概念,被視為高風險高回報的標的,資本市場甚至還出現了一批專門炒作ST股的“敢死隊”,他們認為,只要有機會摘掉ST的帽子,或者被其他公司重組,股價就能翻倍。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ST股炒作本質是“擊鼓傳花”,其風險遠超普通投資者的認知邊界。“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投資者將ST股視為‘低價=機會’,卻忽視其‘殼價值’已隨註冊制改革近乎歸零,監管層已明確警示‘應退盡退’趨勢,此時參與ST炒作無異於火中取栗。理性投資者應迴歸價值投資本源,聚焦優質資產,而非在‘博傻遊戲’中透支財富。”他説。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